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
回看當年,香港和英國朝野都對船灣淡水湖寄予厚望,「期望它的建成能大大加強香港本地的供水能力,使香港最終能不再依賴於內地供水⋯⋯因淡水湖容量是香港原有水塘總容量的三倍,當它投入服務時,港府甚至以為一直纏繞香港的嚴重制水夢魘可以暫時解除」,李家翹著作《供水香港》如是說。

中大政務與政策科學學院講師李家翹,是香港少有的政治地理學者,他花了超過十年時間埋首英國國家檔案和香港政府檔案,研究香港供水系統與地緣政治的關係,成果最近編纂成《供水香港》,闡述了香港 40 至 70 年代水塘工程與 60 年代粵港供水協議的前因後果。

深圳供水協議達成同月 淡水湖動工

今年是東江水供港 60 周年,意指香港自 1965 年開始購入東江水。當時香港為英國殖民地,中英政府就供水協議的談判早在 1960 年 1 月已展開,同年 11 月達成協議,深圳水庫自此向香港供水。然而就在同一個月,船灣淡水湖工程動工,《供水香港》指出:「港府或有意以之向中方宣示香港要強化本地自主供水系統,以對沖接受內地供水風險的決心。」

這就是中共外交官員經常掛在口邊的「冷戰思維」。李家翹解釋,當時港英政府規劃香港供水系統的部署可分短中長期,「對佢嚟講,短期必需要係靠外地供水,即深圳水庫同東江供水; 長期就係靠自己營建本地嘅供水體系」。但港英政府同時要處理一個矛盾:「 就係要靠大陸供水,但港英同內地之間至少唔係一個好強嘅互信關係;大陸供水畀我,會唔會突然間有一日閂水喉?佢供水畀我係咪為咗箍住我條頸?」

因此港英政府一直在平衡短期與長期的需要,一方面希望中方持續供水,另一方面繼續推展本地供水工程,「如果我都起好我本地供水系統嘅時候,我對你嘅依賴可以馬上抵消咗」。為免引起中方猜疑,誤解香港完成本地大型供水設施後便會拒絕向其購買食水,當時的港府政治顧問麥鐸時 (Arthur F. Maddocks) 甚至提出,邀請中方官員出席 1969 年船灣淡水湖的啟用儀式,以向中方展示港府的善意,釋除其疑慮。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船灣淡水湖未建成之前,由大埔市的東邊海岸至現時淡水湖東岸的水域都是船灣海。 (1941 年英軍參謀部製作地圖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船灣淡水湖建成後,船灣海大幅縮水,本來東部的海域變成儲存淡水的水塘。 (1967 年工務司署製作地圖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1970 年代初期,船灣淡水湖進行堤壩加高工程,增加水塘容量。 (政府新聞處圖片)

東深供水工程在 1965 年完工,東江水開始供應香港,但港英政府沒有就此擱下本地自主供水系統的計劃。《供水香港》指出:「在冷戰的氛圍籠罩下,英、港方面對新中國政府的戒心始終未有解除,港府對於內地供水香港一直小心應對,它早前已制訂出要全力開發香港本地水源,以加強香港自主供水能力之政策,未有因為中方對港增加供水而放棄。1967 年香港左派工會暴動的發生,又使英、港政府再次深刻感受到來自中國內地的巨大威脅。」

1967 年 7 月,水務局宣佈在船灣淡水湖加建取水口,以確保水庫在枯水期水位偏低時仍能取水。同年底港府又宣佈增撥款項加高船灣淡水湖的水壩,由 23 米增高至 27 米,使其儲水量增加 3,785 萬立方米,總容量增加至超過 2 億立方米。規模比船灣淡水湖更大的萬宜水庫也於此時規劃和動工。甚至於 1965 年本已被擱置的海水化淡項目,此時也再度重新考慮。

首個海水化淡廠為何關閉? 為何炸毀?

引發李家翹挖掘香港供水歷史的源起,正是本港首個海水化淡廠。1975 年建成的樂安排海水化淡廠,1978 年便停運,1986 年永久關閉,至 1992 年更以本港歷來首次使用的垂直爆破方式拆卸,更邀請傳媒共同見證。李家翹好奇的是:「殖民政府曾經很以香港的化淡廠為榮,但它為何卻如此決斷,毅然關閉機組、拆毀煙囪?這也很違反公共行政的常理,既然化淡廠是以公帑營運,成本利益計算壓力較私營公司為小,而 1970 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蓬勃使政府庫房漸充實,它即使營運成本高,有惰性的官僚實也沒有必要那麼著急,匆匆放棄它。」

水務署資料指出,1980 年代初,石油危機令淡化海水的成本大幅增加,為避免承擔淡化海水的高昂成本,政府在 1982 年宣佈永久關閉樂安排海水化淡廠。資料沒有解釋 1992 年拆毀化淡廠煙囪的理由,李家翹認為並非純粹經濟考慮。

1982 年,樂安排海水化淡廠永久關閉的同一年,中英正式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。1984 年,雙方達成協議,香港主權於 1997 年移交中國,再無懸念。自此,本來曾經考慮的本地供水項目,例如后海灣水庫、稔灣水塘及粉嶺水塘等計劃,全部擱置。李家翹解釋:「因為既然都要回歸,倚靠東江水好自然,冇需要再去加強香港本地嘅供水能力。」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英國國防部曾於 1960 年代討論在香港興建核能海水化淡廠,但最終因 2.4 億元的估價而卻步。 (李家翹提供英國國家檔案文件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位於屯門樂安排的香港首個海水化淡廠,是港英政府證明香港有能力、有決心自行解決供水問題的基建工程。 (政府新聞處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全功率運作僅九個月,更於 1992 年高調炸毀。

說到這裏,縈繞李家翹多時的謎思,隱約已找到答案。他說:「92 年爆破化淡廠嗰兩支煙囪,我都同一啲攝影師朋友傾過,至少有兩位攝影師朋友話,當時佢哋喺報紙做攝影師, 政府直情安排咗一個 PR show,擺晒機然後就倒數,然後就炸。嗰個係好得意嘅一刻,其實香港以前都好多垃圾焚化爐,都有類似煙囪,成日拆,點解你拆垃圾焚化爐煙囪唔係咁爆破?偏偏海水化淡廠要咁爆破?我當時有少少聯想:其實係代表香港要回歸,供水香港可以完全依靠東江依靠大陸,我哋唔需要再自己謀劃一個本地嘅供水系統。」

這種聯想是否合理?李家翹說:「其實當時回歸前有幾個重要嘅拆卸工程,海水化淡廠係其一,跟住再遲少少就係九龍城寨, 呢個好明顯係中英之間傾好咗,要解決呢個歷史問題; 再另一個好重要嘅拆卸工程就係調景嶺,調景嶺當時就係國民黨軍隊嚟到香港嘅落腳點,一直就係一個好敏感嘅地方,結果喺 97 之前又將佢拆咗。」

兩代化淡廠 不一樣的使命

然而,為甚麼在 2023 年,將軍澳又出現另一座海水化淡廠?李家翹解釋,兩個時代的海水化淡廠是建設於截然不同的思考框架。樂安排化淡廠是建基於港英政府對東江水的不放心:「萬一內地斷供,香港都仲有一啲水源,可以賴以維持一個最低限度嘅用水所需,樂安排海水化淡廠就係呢種考慮之下嘅一件產物。」

至 2008 年,廣東省政府制訂《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》,把輸港東江水每年最終供水量定為 11 億立方米,「即係往後冇得再加,當時對港府造成一個危機感,所以 2008 年即刻提出一個叫《全面水資源管理策略》,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就係呢個政策之下嘅 一個產物;香港要成為東江水嘅一個負責任持份者, 我哋唔好再加重東江嘅負擔, 所以香港就開始稍為重新發力」。

提起發力興建自主供水系統,經常被人與香港相提並論的新加坡,於 1986 年才開始仿效香港,興建水庫,減少對馬來西亞供水的依賴,其後陸續開發新水源,包括海水化淡廠和污水循環再用。根據報道,目前馬來西亞供水只佔新加坡食水供應的大約一半。曾經是新加坡學習對象的香港,如今大約八成供水依賴內地。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新加坡目前有五座海水化淡廠,比香港遲起步 30 年,但如今的產量已是香港的六倍。 (pub.gov.sg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《供水香港》探討二戰後香港的供水系統,與地緣政治的關係。 (Yahoo 記者攝)

李家翹建議政府借鑑新加坡,開拓本地自主水源。「當然大家嘅處境唔同,新加坡係一個獨立國家,香港係一個城市。但係你作為一個地方政府,你總有一啲地方嘅利益。而家我哋見好多嘅內地城市都有佢自己本身城市嘅利益,城市之間、省之間嘅競爭,可以促進國家進步。」

李家翹早在 2011 年已經撰文公開提倡逐步減少對東江的依賴,重新建立起香港本地自主的供水體系,至今他仍堅持此立場。「東江嘅水其實不足以應付三千萬人口,我諗最重要就係,你有能力嘅,你自己解決多啲自己飲水嘅問題,減輕對東江嘅需求,呢個我諗係對其他城市負責任嘅做法。」

深圳已減少依賴東江水 「香港似乎痲痺咗」

「另方面嘅責任就係生態,一條河要有足夠水量,先可以維持到原本嘅生態,但係而家你攞水攞到咁盡,個生態會受影響。世界上其他嘅國際城市都有做類似嘅考慮規劃,好少個國際大城市依賴單一水源,對你嚟講太脆弱,所以我到今日我觀點係冇變,香港要減少對東江嘅依賴。」

他以深圳為例,昔日也高度依賴東江水,「但佢不斷積極籌劃,同隔離嘅城市去合作,攞多一個水源,又或者喺自己嘅轄區起水塘,慢慢就由單一水源變成兩、三個或以上。作為一個咁大嘅城市,要維持到將來經濟發展所需,可以盡量減少將來遇到水荒嘅問題,因為 risk 唔起。呢個係一個負責任政府嘅所為,深圳好成功,香港似乎就麻痺咗,等阿爺安排」。

今年 4 月,發展局網站專欄「局長隨筆」提及坊間有建議香港自行開拓淡水資源以取代東江水供港,文章引述水務署署長黃恩諾指出:「興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的主要目的在於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,以增加供水資源多樣性,屬未雨綢繆措施,而非取代東江水作為主要水源。事實上,海水化淡生產成本比輸入東江水高出兩、三成,作為主要水源並不合乎成本效益。再者,海水化淡過程較耗能,與世界減排的大趨勢亦背道而馳。」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1964 年 4 月 22 日,廣東省政府與港英政府簽訂協議,以每立方米人民幣一角(港幣 2.34 角)收費向香港供水,中共官媒大事報道。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港英政府當年由副工務司兼水務局局長毛瑾代表簽字,粵方代表為廣東省水利電力廳廳長劉兆倫,儀式在廣州舉行。 (水務署圖片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過去六十年來,東江水沿沿不絕經羅湖大水管輸港,李家翹提出,香港應考慮提高自主供水能力,減輕內地負擔。 (李家翹提供)

李家翹對此不盡認同:「香港過去好長時間覺得有東江呢個穩定嘅水源供應,咁我哋咪靠東江囉,唔需要喺自己香港嘅層面再做更加多嘅嘢,好長時間都係呢種咁嘅思維。水務署立場係,海水化淡同減碳嘅潮流相反,但我亦都可以講另外一個潮流,其實而家世界上係有一個起海水化淡廠嘅潮流,內地都有,係國策添。」

他續說,現時海水化淡技術已經不同於 70 年代,能源耗用大幅減少,「內地而家有 156 個海水化淡項目,一年產水九億立方米。內地其實而家係大力推動海水化淡,香港應該可以做到更加多。減排當然都重要,但有時要秤下邊樣更加重要,有水用可能比減排更加重要」。

《供水香港》提出了普遍人存在的一種「逆反幻覺」,那種事物明明擺在眼前,卻被人們所忽略,視而不見的吊詭現象。李家翹進一步闡述:「嗰樣嘢你明明經歷過,甚至係擺在眼前,偏偏你見唔到佢。香港嘅問題其實係充滿太多呢種,你明明經歷過而且個過程其實好深刻好痛苦,但係馬上就翻到新一篇,跟住就已經唔記得咗。」

【後記:在臭紙堆中觸摸歷史】

要破除逆反幻覺的迷惑,可能就要重新審視從前走過的路。李家翹選擇了從浩繁的歷史檔案堆中耐心爬梳,過程既艱巨又快樂。「檔案研究其中一個樂趣就係,我揭檔案全部都係當時嘅一啲實實在在嘅文件,係原本嘅嘢,當然過程之中係好辛苦,因為一揭嗰啲咁嘅舊紙呢,啲纖維會飛上來黐住晒你塊面,又臭啦,然後塊面好痕啦,我一定要戴口罩。」

「一攞上手,即刻返到歷史現場」

「但係睇檔案對我嚟講其實係觸摸歷史,譬如當時英國首相同港督溝通嘅一份文件,當中佢會手寫咗啲文字,簽埋個名,你摸到嘅、你見到嘅呢啲就係歷史上曾經重要嘅啲人物,當時規劃呢樣嘢嘅時候點樣去傾個問題。你一攞上手,即刻就覺得返到去歷史現場。所以我對檔案研究係著迷嘅,嗰種歷史感覺係好奇妙。」

學術研究始終存在壓力,李家翹的減壓方法不是行水塘,而是玩石器。「我嘅興趣係收藏新石器時代嘅古石器。」訪問當天,李家翹向記者展示了一批來自非洲的七、八千年前小石器,是原始人的打獵工具。他是在北京清華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時候開始培養出這個興趣,「北京好多嘅古物市場,幾蚊可以買到一個五、六千年前嘅歷史遺物」。他說賞玩着這些原始人遺物,「可以即刻忘記我所有其他嘢 ,呢個係無底深潭嘅學問,我可以追落去,可以令我平時嘅壓力完全冇晒,因為你個精神落咗去,哈哈,好得意!」
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辦公桌上的小玩意,是可以讓李家翹紓解工作壓力的數千年前石器。 (Yahoo 記者攝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李家翹手上的石斧,相信是來自非洲的新石器時代遺物。 (Yahoo 記者攝)
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書展 2025 ⎮ 重返炸毀海水化淡廠現場 中大學者著書細訴香港供水史
研究香港供水系統多年,但李家翹自言並未養成到水塘郊遊的興趣。 (李家翹提供)
分享
相關新聞